logo
  • 栏目频道
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
作者:
来源:国际语言教育学院
发布时间:2023-07-14 19:06:53
访问量:35340

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”这是出自于《诗经·秦风·小戎》的一句诗,其原意是独守闺中的妻子,表达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。而《孔⼦家语·问⽟第三⼗六》记载,孔子在与子贡论玉时,对此句做出了这样一番诠释。孔子曰:“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,温润而泽,珪璋特达《诗》云: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”故君子贵之也。”在这段话中,孔子将玉温润圆融的特性同君子之德联系起来,将玉人格化,从此玉和人因为共同的“德”而产生了联系。玉也因此在华夏文明中获得不同于宝石、珍珠、玛瑙或其他任何一种珠宝的超然地位,走上了这样一条“喻德于玉,以玉喻德”的道路,沁入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。




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疏云: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章服之美,谓之华。”而在中华文化中玉除了是“德”的象征,也是“礼的代表”。《礼记·玉藻》开篇第一句便是:“古之君子必佩玉,右征角,左宫羽。趋以《采齐》,行以《肆夏》,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,进则揖之,退则扬之,然后玉锵鸣也。”其大意是,古之君子定要佩玉。行走时,要让左右两侧玉佩发出合乎音律的美妙声音,需掌握好一定的节奏。然后才能使佩玉发出铿锵的鸣声。文中又言:“凡带必有佩玉,唯丧否。佩玉有冲牙;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,君子于玉比德焉。”其大意为,从天子到士,他们的革带上一定要佩玉,只有在办丧事时例外。佩玉上要有玉冲牙。君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,玉不离身,因为君子是以玉来象征德行的。足可见玉之文化,在根源上与华夏文明的血脉交融。



而除了礼与德之外,“玉”也切切实实的在文化政治乃至军事方面发挥着属于自己的作用,甚至在历史舞台上搅动风云。就以中国历史最为著名的美玉“和氏璧”为例,光其而生的成语便足有“白璧三献”、“楚璧隋珍”、“价值连城”、“白璧无瑕”、“完璧归赵”,这五个成语,由其时间顺序讲起便是,春秋时楚人卞和向楚厉王献玉,王使玉工辨认,说是石头,以欺君罪割断卞和的左足。后武王即位,卞和又将璞玉献上,仍以欺君罪割断他的右足。后来文王即位,卞和抱着璞玉,在荆山脚下哭泣。文王使人剖璞,果得宝玉。遂称和氏璧,后世称此为“白璧三献”。而后和氏璧因战乱几经流落,落入赵惠文王之手,秦昭王得知欲以十五城相换,时人遂称和氏璧“价值连城”,而秦昭王在得到和氏璧之后却绝口不提易城一事,妄图强占此玉,幸得蔺相如用计夺回使和氏璧“完璧归赵”。最后秦王扫六合,诸侯尽西去,和氏璧也落入始皇之手,被李斯命人雕刻为传国玉玺,成为中国历史无数帝王梦寐以求的皇权天授的象征。



在我们当今的时代,玉玺不再是皇权的象征,玉佩也并非是礼仪的代表,一个人佩玉与否,更不能真的体现其德行操守。但传承千年的玉文化,却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当中,不论父母为孩子起名使用带有王字旁的字,希望孩子拥有如玉般温润的美德。还是零八年奥运会中为各位奥运健儿所颁的金镶玉奖牌,无不体现出了玉文化,在新时代所迸发的勃勃生机,也希望我们每个人传承这一美好的文化,成为孔子口中的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”。






<返回上一页

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