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  • 栏目频道
从外院学子到跨境电商领路人——专访河北外国语学院2012届校友李芃森
作者:
来源:国际语言教育学院
发布时间:2025-10-05 18:54:03
访问量:4

在国庆、中秋双节来临之际,河北外国语学院2012届毕业生李芃森回到母校,看望学校大家长孙校长,学校党委宣传部对她进行了专访。

“如果没有母校的培养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” 谈及过往,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 2012 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、如今的跨境电商实战专家李芃森,言语间满是对母校的感恩。从校园里的学生干部到跨境电商领域的创业者,再到多所高校的社会导师,十年职场路,她始终带着母校的精神印记,在行业中稳步前行。


  


李芃森正在领奖

校园历练:为职业发展筑牢根基

回顾在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时光,李芃森将其视为职业生涯的“奠基期”。“母校给我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敢闯敢拼的底气和面向未来的视野。” 她坦言,在校期间的三大经历,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自己。

干部历练赋予责任担当。作为班长和学生会干部,李芃森曾多次跟随学校参与校外翻译、接待等活动。“当时只觉得是多了一次锻炼机会,直到十年后才明白,那些看似微小的进步,让我比同龄人更快适应职场节奏。” 她记得,孙院长曾叮嘱 “要向准职业人发展”,这句话让她早早在学生与职业人的身份间找准定位,逐渐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与社会归属感。

专业教学夯实能力底盘。在李芃森看来,母校的教师团队为她搭建了“理论 + 实操” 的双重能力体系:一方面,口语课程与国外文化教学打牢语言基础,“早晨的‘西点训练’至今难忘,语言靠练,‘十年练好一张嘴’的坚持,让我在跨境沟通中从未怯场”;另一方面,实操类课程让她提前接轨职场,“单证老师曾用实际工作中的信用证案例教学,后来我第一次处理相关业务时,能熟练应对,全靠当时的积累”。而李娜老师的鼓励更成为她的精神动力,“‘人要有梦想,今天学到的能力终会在未来爆发’,这句话让我在迷茫时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”。

校园氛围塑造成长品格。孙校长的三句教诲,李芃森至今铭记于心:“‘一天进步一小点,一月进步一大点,一年上个新台阶’,教会我脚踏实地;‘多背一个单词就挣一块钱’,让我深知专业知识的价值 —— 后来我带学生时也常说,一个单词可能拯救一单生意;‘敢于亮相亮剑亮阵’,则让我在任何场合都能保持自信。” 正是这样的校园氛围,让她和同学们毕业后大多成长为职场中的佼佼者。


  


李芃森正在比赛

创业之路:母校精神点亮前行方向

2014 年,毕业仅两年的李芃森在石家庄组建团队,开启创业征程。然而,初入商场的懵懂与决策失误,让她很快遭遇挫折 ——万积蓄赔光,梦想一度破碎。“那段时间很痛苦,但母校‘当目标确定后,专注、坚持、征服’的精神,始终在支撑着我。”

李芃森回忆,母校的活动文化早已锻炼出她的抗压能力。“当年去吴桥杂技节做翻译,既要口语流利,又要兼顾活动流程,体力、脑力双重考验,那种‘不服输’的劲头,其实在校园里就已养成。” 凭借这份韧性,她重新梳理思路,从失败中总结经验,逐渐在跨境电商领域找到方向。后来,她成为阿里巴巴讲师,足迹遍布全国授课;如今,她创办的企业年出口额近亿元,还成立森课帮外贸商学院助力家乡企业转型。

“在母校的学习,就像小竹芽破土前的沉淀;创业后的每一步突破,都是竹节不断拉长的过程。” 李芃森说,每次回到母校,她都会向老师请教 “自己是否有变化”,而 “持续成长” 的评价,正是对母校培养最好的回馈。她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:“耐得住校园里‘破土前的寂寞’,才能在未来的商场中扛住困难,这就是大学精神的力量。”


   


李芃森正在给学员上课

传经送宝:为学弟学妹搭建校园与职场的桥梁

如今,身兼多所高校社会导师的李芃森,回到母校面对商务英语、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弟学妹时,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三点具体建议,助力他们衔接校园学习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。

“首先要着手当下,把每一门课程学精学透。” 李芃森认为,大学课程就像拼图,当下或许看不出意义,但拉长时间维度,终将拼接成完整的能力版图。“人生中能踏踏实实学习的时光不多,要珍惜每一次向老师汲取知识的机会,这是未来立足行业的基础。”


  


“其次要立足未来 3-5 年职业规划,多参与实践。” 她鼓励学弟学妹积极抓住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,“一次活动中的紧张忘词、一次错失的翻译机会,这种‘失去主权’的痛感,会成为三个月甚至更久的学习动力。母校倡导‘成为准职业人’,而实践正是从学生到职业人最好的过渡。”

“最后要着眼长远,思考 15 年甚至更久的发展方向。” 李芃森认为,大学最幸福的事,是让校园知识延续到工作中,再用工作实践反哺校园教学。“现在大家说大学生就业‘卷’,破解之道就是让自己更专业、让职业课程更贴近社会需求。用实践反哺母校,用母校的培养赋能下一代,才能形成良性循环,让河北外国语学院学子在社会上既懂专业又能实战。”


  


从河北外国语学院走出,李芃森带着母校的精神与期望,在跨境电商领域闯出一片天地;如今,她又以“过来人” 的身份,为母校学子点亮职业道路。这份与母校的双向奔赴,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,更是一所高校育人成果的生动写照。


  


  


  

<返回上一页

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