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火接力 丹心筑梦
盛夏七月,热浪翻滚,却挡不住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的赤诚之心。近日,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教育学院“星火接力,丹心筑梦”宣讲团以“赓续红色血脉,践行青春使命”为宗旨,奔赴寺家庄镇中学和保定冉庄地道战纪念馆,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通过红色宣讲、历史寻访、互动实践等形式,团队成员以青春之力点亮革命薪火,在基层教育一线与红色热土上,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宣讲团走进寺家庄镇中学,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红色精神大课堂”。教室里,鲜艳的五星红旗与团旗交相辉映,营造出庄严而热烈的氛围。宣讲以“红韵流芳传薪火,青春逐梦绘山河”为主题,分为“红色记忆"“英雄故事”“青年使命”三个篇章。成员们通过精心制作的PPT,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,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。为增强沉浸感,宜讲团还设计了“红色知识问答”“传唱红色歌曲”等环节。当《万疆》旋律响起时,学生们自发挥舞手中的国旗,齐声高歌,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寺家庄镇中学的老师表示:“这样的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生活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,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常来常新。”
7月7日上午,宣讲团一行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--保定冉庄地道战纪念馆。踏入纪念馆,斑驳的土墙、蜿蜒的地道、锈迹斑斑的枪炮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。
受“隐蔽洞”“作战洞”“迷惑洞”等精巧设计。狭窄的通道中,仅容一人弯腰通过,头顶是粗粝的黄士,脚下是凹凸不平的士阶,让人不禁为当年军民在如此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的勇气与智慧赞叹。当看到地道中巧妙设计的射击孔、通气孔,甚至利用锅台、炕洞、牲口槽等生活设施作为伪装出口时,一名团队成员感慨:“这不仅是一场战争,更是一场人民智慧的胜利!”活动尾声,全体成员在纪念馆“抗日烽火”主题浮雕前庄严宣誓:“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革命精神,以青春之我,筑梦新时代!”言,响彻展厅,仿佛与历史深处的呐喊遥相呼应。
此次三下乡活动,不仅是红色文化的传播之旅,更是青年学子与历史、与基层的深度对话。活动结束后,宜讲团成员们围坐交流,分享感悟。一位成员表示:“在寺家庄镇中学,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,我深刻体会到,红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,而是用真实的故事、真挚的情感去打动人心。”另一位成员在参观地道战纪念馆后写道:“那些藏在泥土中的智慧与勇气,让我明白,真正的英雄不仅是冲锋陷阵的战士,更是千千万万用平凡之躯守护家园的普通人。”
从校园课堂到历史遗址,从宣讲台到地下战壕,“星火接力,丹心梦”宜讲团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士,用行动诠释青年责任。本次活动不仅为基层学子送去精神滋养,也让团队成员在沉浸式实践中深化了对红色精神的理解。未来,宣讲团将持续创新形式、拓展载体,让红色故事传得更远、扎得更深,以青春之名,续写新时代的“红色篇章”!